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是“制造业+互联网”(深度看懂中国制造)

2016-03-22 林雪萍 知识自动化

“互联网+”无疑是中国当下各行各业的通用神器。它像是来自《星球大战》的激光剑,心志高远的挥舞者试图用它来削除所有传统的壁垒。
然而,制造业并不在被征服者之列。
制造业要走向数字组合创新
多年以来,相对于ICT产业的高速发展,制造业的发展缓慢,让人无可奈何以至于习以为常。而美国军部,则是最早发现并试图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的先行者。
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,在2010年启动自适应运载制造AVM的项目,就在强调一个问题:如何使得装备制造业,能像ICT领域那样,呈现出指数级增长、跳跃式发展?

这个设想一旦得以实现,制造业的研发周期将大大缩短,效率在显著提升的时候,而成本则剧降。

国内在解读德国工业4.0时,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注意。然而在工业4.0最为重要的子项目中,却深入地探讨了这样的主题,并在许多领域展开了非常细致的实践。
实际上,工业4.0、工业互联网有一个共同的核心,那就是“数字化工业”。只要完成工业资源的数字化线程,那么数字组合产生的创新,将会在制造业中产生无穷推动力。
美国国家数字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DMDII,对数字化制造有一个高度简化的定义,“一个制造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之内,数据的汇聚、分析和应用”。
制造业数据的分解与重构,这是美国国家级数字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,为之而出生的原因,这是它毕生要为之而解决的使命。
这才是新一轮工业升级的根本。
工业化和信息化靠什么粘合
如何描述中国工业当前的信息化状况?
各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,纵深程度不一,可以借用一个画面来进行想象,“轻舟已过万重山,重舰方欲趟深湾”。
通用性的软件,早已通过各种卡位和深浅不一地实践,齐刷刷地占领了市场;然而在与流程相关、与工艺相关等彰显企业个性化的领域,现在则进入了深水区:无法跨越,也急躁不得。

企业的个性特征,开始成了拦路虎。而这个拦路虎,正是工业化程度不够所造成的非标准化、非流程化的自我哺育出来的怪物。

为什么在上一次两化融合的浪潮中,ERP普及很多,而MES却喜忧参半?
ERP的功能可以借助财务、人力资源等简单刚性地使用而广为普及,而MES则只能进入了车间,无可逃避地进入业务深层。而千差万别的业务流程、参差不一的工艺资源数字化水平,深深地捆绑了MES的手脚。如果不怕简单地断言,我们可以武断地说,MES就是检验所谓的“工业3.0”生产水平的标志性产品。它是工业化基础最为贴切的临摹。

而在这次工业4.0热炒之时,上轮浪潮中未能确立胜局的MES,因为它处于数据的交汇中心之一,再次重新被推上聚焦热点;而ERP却似乎备受冷落。这后面有着深刻的工业场景。

而在工业4.0所设想的系统中,则试图建立一个更长更宽的数字化流动管道,向前延展到了设计与研发领域;向后拉伸到了用户端和机器运维端。事情变得更加复杂。
质量稳定性靠什么解决?精益思维是哪个领域的问题?成组技术如何进行深度分析?这都需要工业自身来回答。工业领域知识和经验的沉淀、显性化和传递的过程,就是工业化最终必须走过的经历。而中国工业现在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看似很强,但它却出现了明显顿挫。
很显然,工业化和信息化,这两个轮子并不同步,而且偏差巨大。关键在于,工业领域的知识如何发现和挖掘,很多隐性化的直觉和经验,如何表达?这些都是IT无能为力之处。
这是工业化没有走完,给信息化带来的困境之一。
同样,对“互联网+制造业”最简单的质疑就是,如果信息化不曾解决工业化的问题。那么互联网缘何可以成功?实际上,互联网不过是信息化的接力棒。工业化自身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,互联网+也可能去解决。一架更快的马车,接替了原来的马车,却并不能解决马车货箱中的问题。
“互联网+”无力承受制造业之重
“互联网+”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自身的问题。对于制造业而言,“互联网+”是一次轻快的邀约,只是这一次,被邀请的对象,是一个只能露出冰山一角而无法将自己大部分主体得以示人的冰山。

“互联网+”思维有很多借鉴之处,从某种意义而言,它是一种用户思维,有着互动的基因。然而这种思维,对于一个产品而言,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价值取向。从根本上讲,任何产品如果不能认真地考虑用户,迟早是要退出江湖的。它是一种号角的呼唤,但并不直接提供动力。
“互联网+”有时候会在制造业端引起许多轻佻的误解和雕虫小技的冲动。
以智能产品为例,很多厂家会以为用户能够远程操作空调,就是“互联网+”的典型应用。这种讨好用户的方法,如果不是营销上百抖机灵的一种尝试,也是毫无诚意的一次约会。根本原因,数字化制造,是一种对于数字的组合式创新,是一个深层次的数字价值整合,而不是简单地取悦用户。
GE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它宣传的云平台Predix。这个平台的难点在何处?不是它的计算能力,不是它的数据传递和存储能力,而是它能够兼容各种设备、各种软件系统的能力。而最重要的是,就是整合工业知识和经验的能力。在云平台上运行的工业APP,都是一个个知识模型——那是工业技术体系的化身。换言之,这个平台上,是密集的工业化软件集合之地,是工业知识的显性化表达的集大成者。
工业知识如果做不到显性化,经验不能数字化,那么流程无法标准化,管理不能完成精益化,最后的工业化进程,就根本无法进入核心区域。这是我们在过去二十年普及信息化过程中留下的重症遗产。
有了工业化的显性表达式,数据才能释放,隐性知识才可以传递,新的革命要素——数据组合——才会产生。这是中国制造业,需要孤独地面向自己历史的一堂课。这个主题,并不在工业4.0的考量之中。
“制造业+”是一个双重命题
不管是德国工业4.0,还是GE的工业互联网,笔者认为都是工业化的再征程。
而对于中国而言,“制造业+”是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一次工业化和再工业化的双重旅途。“制造业+互联网”,是解决的是制造业的分解和重构。“制造业+”,必须打通数字链条,解决知识的转化,才能实现数字化解构;而“+互联网”解决的是数字组合创新,所有数字化要素重构之后,然后完成全球资源配置。
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,需要唤起各种工业经验、工业知识的集体苏醒的意识,并且依托数字化主线进行深度、成批地知识转化。

相对德美日制造业,这个双重征途,并不存在太多弯道超车的便利。


有了“制造业+”数字主线,“+互联网”才能随风飘荡,将这条主线与任何可能的商业要素进行配置。那个时候,才是“互联网+”振臂高呼的地方。从制造业的数字化思维开始,到数字化工艺、制造资源数字化等诸多要素,一切要正面战场、正向思维,许多都是痛苦的笨功夫、厚重的慢调整。很多企业领导其实未必不知道症结在哪里,但却以为“互联网+”是可以绕开问题本质的新药方。这是典型的懒政思维,是急功近利的标志性动作。
可是,简单地议论“制造业+互联网”,还是“互联网+制造业”这种咬文嚼字的功夫,真的不是一场无聊的文字游戏吗?
这个取决于各级决策者的深判。

至少在中国,它隐约包含了一种话语权的控制。中国工业留下来的几块资产,目前各有散落。其中一个是原来的大机械部,一个是原来的信息产业部,二者合二为一业已多年,然而旧有许多政治遗产和实业资本,仍然有着天然的博弈和纠结。这就使得主宾式的词汇叠加,微妙之处,别有意味深长的含义。

然而所有月牙般新生事物的可期待之处,就是它能在发展中澄清自己的轮廓。中国制造2025也不例外。

在本月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八大重点关于“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强持续增长动力”的论述中,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了“促进制造业升级。深入推进‘中国制造+互联网’”。这是政府自去年提出“互联网+”以来,对二者的关系作了一次最为明确的肯定。

笔者想强调的是,中国制造2025之路,就是一趟工业化和数字组合创新的双重旅途。过度强调“互联网+”逆向拉动的反向思维,跨界组合的轻盈,和点石成金的商业模式的玄妙,反而会干扰工业化自身的规律,进而干扰数字创新的进程。制造业深处的许多症结,信息化、互联网都不能解决——它的路不在于冒险,而在于煎熬。

工业之重、之精、之深,万无躲避之路。
“守正”得法,方有“出奇”之妙。

相关阅读:

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 | 中国制造2025缘何落单

100个工业4.0经典术语


作者:林雪萍,机械工程学会知识中心,北京联讯咨询公司研究员,对智能制造、工业4.0和工业互联网有一定认识,有兴趣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  sinceaprilbj 

喜欢这篇文章吗?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,接收更多原创,或点击右上角“...”按钮分享到朋友圈,对此我们表示感谢。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